3月11日,“海缘城市: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正式开幕。本届展览以助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探索和激发与海共生的人文实践为目的,聚焦绿色碳城的规划实践与思考,向公众呈现了一批极具学术价值和实践探索精神的湾区设计研究案例。 展览于3 月 11 日至 5 月 7 日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北区举行。
由HOPE翰博设计、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Ton Venhoeven c.s. Architekten联合体设计的深圳排涝河碧道建设工程作为荣获2022年大湾区城市设计大奖计划/概念项目最高奖(Grand Award)项目,受邀于本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前海分展场展出。
深圳排涝河碧道位于深圳宝安区,属亚热带气候,地势位于海平面之下,有着密集的建筑及基础设施,随着城市化急速发展,全球气候变化,降雨强度逐年增长,则极易受到极端天气和洪涝灾害的影响。深圳宝安排涝河碧道建设工程设计以排涝河为介入对象,对整片区域进行了多方面的规划和梳理,经过更新改造后的深圳排涝河沿岸区域除了肩负应对极端天气,增大行洪空间的主要作用外,也将成为下游海绵城市的主动脉,创建兼具丰富城市文化生活和商业服务功能的沿河公共空间,实现城水共生。
深圳排涝河属于茅洲河水系调蓄支流,河流长度约3km,总流域面积约45k㎡,共有新桥河、上寮河、万丰河和潭头河四条支流,区间流域面积约8㎡。排涝河历史上曾是居民逐水而居蚝业兴盛之地,随着城市化进程产业入驻河岸产生了环境的巨大变化。如今排涝河流域原本开放的水体和绿化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工程基础设施,公路桥、围墙、高架等钢筋混凝土限制了水体自由流动。大面积封闭土壤使得城市只能依靠工程系统来完成排水,增加了城市内涝的风险。排涝河也逐渐成为了城市的背面。
面对现有问题,排涝河碧道建设工程设计意在以城河共存为核心,唤醒城市活力,并采取了大、中、小尺度上的三大策略进行应对:大尺度-碧脉-构建韧性河域系统;中尺度-水城-包容的城河关系发展;小尺度-生境-复兴疗愈历史社区。
更新后的排涝河流域将新增4.12万m³雨水景观调蓄空间,结合下游排涝河口调蓄池(5万m³),以及排涝河上游支流的四大滞蓄工程(8.27万m³),提高排涝河的防洪排涝能力。结合新空间营造,给河流全域带来更多绿色空间渗透,实现绿脉入城。通过海绵措施,可以使排涝河水位在极端天气洪水期间降低约10cm,为城市更新搭建韧性的河域框架。
基于海绵城市措施,根据水岸流域类型与对未来的水岸景观规划,将全段流域岸线分为:上游-海绵山体、 中游-复兴水城和下游-晴雨城区三个主要区段。上游通过增加上游水库的储蓄容量,减小下游的行洪压力。同时丰富的植被能够增加上游区域雨水的蒸发与下渗,逐步改善流域水体生态性。多重缓冲区不仅能够帮助恢复当地多样性,同时增加了自然区域的可达性。中游河道周边景观化与软化将提升河道本身排水能力,将滨水生活日常化和自然化,局部扩宽水道。下游基于现状河涌和主要城市滨水区布置蓄水箱,建设绿色屋顶等措施织补片区海绵网络,软化河岸空间,设置多生境湿地,打造储蓄与公共空间海绵化的生态城区。
排涝河两岸主要以工厂园区以及居民社区为主,在周围5平方公里范围,依托排涝河景观带驱动周边城市更新,对不同地块进行合理改造与升级。设计以水为环境杠杆,带动周边地块发展,构建三大平台:生态生产平台,蚝乡旅游平台,可持续生活平台,充实排涝河滨水生活带内涵。
更新后的河岸将设有工厂居住服务区、滨水办公商业区、城中村面向滨水地块的混合社区,建筑高度递减,增大行洪空间;同时原有高架桥将转化为河域地标,规划临水亲水街区,营造开放自然、空间相互连通的慢行生活体验。
小尺度上将通过具体景观节点设计,呈现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景观段。
设置高于洪水位的“生命之环”,多层廊架联通整个场地,作为汛期主要通行廊道。雨水花园、弹性堤防草地和季节性生态湿地,重构场地生态斑块,增强生态韧性,提高河流整体的调节和蓄水能力。重新激活高架立交桥下的灰色空间和硬质堤岸。设立小型溪流水渠联通场地蓄水区域和主干河道,使其能够接引潮汐变化时期的水量,呈现不同场景的潮汐景观。
蓝绿运动场将生态功能与人居环境相结合,以生态浮岛和弹性洼地为生态场景。在高架桥下设立蓝绿球场、入口地景广场、河道廊桥、多层廊架、水岸退台、河边驿站等,满足人们日常活动需求,汛期作为可被淹没的弹性区域。
“蚝井之心广场”是连接两岸群众活动的中心区域,作为生态轴和文化轴的交汇处,设置了滨水广场、城市剧场、蚝情集市、湿地驿站、活力河岸、阳光草坪、雨水花园、互动跑道、空中看台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区域,将河岸的负空间变成一个动态的线性公园,为周边工厂工人群体和居民提供满足娱乐活动需求的场所。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深圳排涝河碧道建设工程
项目地点:中国深圳
项目规模:3.2km
客 户:深圳市宝安区水务局
设计团队:深圳翰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Ton Venhoeven c.s. Architekten B.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