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海边公园
由HOPE翰博设计的前海演艺公园,是未来金融与商业活动集中的前海桂湾片区一处令人心驰神往的公共绿地空间。
公园没有过多束缚,没有任何特定或者既定的场所,有的只是一个可以根据需求变换的理想空间,一处由城市快速抵达自然的新“边界”和一种新的公园放松方式。以开放性的留白设计,构筑海边自由活动场合,带来当下高密度城市中与众不同的休憩体验,回归以人为本的公共空间属性。 各式丰富生动的自然野趣活动在此展开:坡度不一的大草坪上,踢球、瑜伽、单车、野餐、风筝、高尔夫……甚至滑翔伞都是这里的常见活动;人工湿地与改造后的海滨沙滩附近,扎营、戏水、捉鱼、挖沙……应有尽有。
坐在海岸斜坡上远眺,一边是巨型摩天轮“湾区之光”与新建的欢乐港湾,一边是广深沿江高速跨海大桥与船只,不时有飞机从头顶飞过。椰风海林,舒朗通透,落日溶溶,游人如织,一切心旷神怡。
何为城市公共空间
演艺公园是前海桂湾片区公共环境提升工程项目的一部分,周边规划为前海未来的金融核心商务区、前海未来产业的制高点,需要进行适度设计,契合前海与桂湾的定位,又为今后发展预留弹性空间,充实正在生长中的前海新区,拥有开放性与成长性,带来绿色、生态与活力的滨海生活。
在过往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我们往往花了大精力预想、设计游客的具体路线和活动,又往往试图以严密的“令行禁止”维持景观效果与场地秩序,更精心“借鉴”现有的网红案例去吸引游客与自媒体的青睐……
本项目“反其道而行”,更关注临时覆绿情况下如何平衡周边城市功能需求,注重减能减排、洪涝管理,坚持低影响开发,创造一个甚少束缚的大地景观。不刻意构筑网红景点,而是尽可能尊重大自然的规律、构建治愈的生态景观。
公园的“生长”超乎了我们的原有预料,甚至经历早期的基础设施不便、因疫情关闭接待、沿岸沙滩改造工程进行等事件,也难挡游客们周末成群结队而来。
关于“何为城市公共空间”,这个项目为我们带来一系列更具开放性的思考。
精密的韧性设计策略
公园简单、开放、活力的公共空间背后,有着精密、复杂的水土环境与生态重建设计。
这块位于桂湾最东侧的扇形地块,濒临前海湾、远眺跨海大桥,曾经整体土壤盐碱化严重,黄土裸露,扬尘严重,堆放建设废土,被建设工地围绕,拥有全深圳最美夕阳看海景象却人迹罕至。
设计团队坚持以生态可持续为设计导向,运用跨学科结合的手段,通过隔盐排盐、土壤改良、土方平衡、地形营造、海绵城市、雨水湿地、生态水环境、原生态绿植设计等多维景观策略,活化场地生态基底,重塑滨海韧性生境。
土壤改良:针对桂湾片区绿地土壤基本上是砂壤土,整体不利于植物根系生长,采用物理与化学手段进行土壤改良,并适当进行客土调剂,为后续植物生态与草坪空间建设提供良好前提。经事务所提出专家论证,演艺公园整体做隔盐排盐措施,保证土质达到种植要求。隔盐排盐措施面积约12万平。
土方平衡:采用填挖结合的设计手法,对现状场地西面土坡开挖及局部场地开挖以平衡场地的堆坡填方,重塑起伏舒缓的微地形,以带来更多空间的变化。设计语言极富韵律感,提取海洋水纹元素的组合,使公园与海形成更紧密的联系,园路曲线婉转穿插其间,带来围合与开放、热闹与精密的丰富景观空间互动体验。
海绵城市设计:方案设计阶段,设计团队即结合整体规划和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从竖向设计精心考虑,充分考虑项目作为都市新开区在海绵城市建设的可能性与优越性,在径流末端设计雨水花园和人工湿地,营造立体丰富的滨海景观感受,构建完整生态的雨洪管理系统。
植物策略:公园植物选种上充分考虑了片区地理区域特性,尤其对植物的耐盐碱性、抗风性、耐活性进行分析,打造富有地域风貌、疏密有致、四季合宜又各有特性的城市景观。湿地驳岸植物选用了耐水湿的美人蕉、紫叶狼尾草、千屈菜等植物,与草坪、置石、栈桥等营造野性自然的优美景观,既有观赏性,又能够滞留、过滤、净化雨水。
水生态环境技术:人工湿地运用了“控藻溞引导水体生态系统构建技术”,打造“浮游动物—沉水植物—水面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群落”共生系统,实现水体内源污染生态自净功能和系统经济服务功能,构建可持续的人工生境。
项目落成后,先后获得第18届深圳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风景园林类一等奖、深圳首届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一等奖等专业奖项。
原本盐碱化严重、土质亟待提高的地块,成为生机勃勃的生态绿地公园,有效缓解高密度人口城市的绿地需求,改善前海片区公共环境;应对深圳多雨的天气,防止洪涝盐碱侵蚀,成为卓越的新区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同时,场地回归以人为本、自由开放的公共空间属性,为发展中的前海新区构建亲近宜人野趣的独特滨海生活体验,为城市居民提供拥有广阔活动可能的城市公共空间。